中国股市:改革在路上

日期:

2025-05-19

浏览次数:

中国股市:改革在路上

近期一张“全球主要股市参与率图表”引发了李伟教授的关注。

图表显示,世界各国人口中股权投资参与度存在显著差异;

美国3.4亿人口中有1.85亿股民,以55%的股市参与率领跑全球,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和英国等“普通法系”(Common Law,也通常称为“英美法系”或“海洋法系”)的发达国家紧随其后(30%-50%)

“欧陆法系”的主要代表国家法国、德国、日本、瑞士、荷兰等,仅有十几个百分点的股市参与率;

新兴市场中,俄罗斯(21%)和越南(16%)的股市参与率表现突出;

而中国(7%)、印度(6%)虽股民总量庞大,但在人口的占比偏低。

就中美对比来看,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一点,但股民总数却刚达到美国的一半。

恰逢,昨日证券会在5月15日“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宣传活动上表态,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将联合发布《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 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进一步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,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,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下文是李伟教授的观察,与诸位分享。


本文为「伟观」原创文章
文 |李伟   
中国股市:改革在路上

通过图表我们不难发现,中国的股民人数虽然多,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。

为何中国股市的参与度相对较低?


正如笔者在《美国人巴菲特》中提到的,一个成熟、高效的资本市场是孕育伟大投资者的关键。

当今的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,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不足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问题,具体表现为“逆向监管”,即该管的管得不够不全,不该管的却挺认真地花大力气管着。

例如,A股市场的违法成本较低,虽有惩罚措施但一直未能形成有效的震慑;同时,监管对个股卖空的限制也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……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,降低其参与市场的意愿。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,并正在积极推进改革。


根据最新的新闻,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表示,将“抓紧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”。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,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;同时,证监会也强调将“会同各方打好稳市政策‘组合拳’,切实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,在稳的基础上不断释放新的发展活力,增强投资者信心”。

在投资者保护方面,监管层也展现出决心。

陈华平副主席强调,要“坚持监管‘长牙带刺’、有棱有角”,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,为投资者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。

具体措施包括:加快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,从严打击虚构业务、滥用会计政策等恶性造假行为;坚持追“首恶”,加大对造假公司大股东、实控人等直接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;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,特别是绕道减持、变相减持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行为;集中力量打击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,重拳整治非法荐股、非法代理维权等违法活动。

为了筑牢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根基,证监会还致力于优化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。

这一举这包括积极参与金融法起草工作,大力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,推进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和证券公司监管条例制定修订,以及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。

此外,证监会还建立了重大政策法规制定修改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审查机制,以提高证券期货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,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意见。

总而言之,虽然中国股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,但监管层正在积极采取措施,深化改革,加强监管,保护投资者权益,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。

正如笔者在《美国人巴菲特》文章中强调的,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,更是产生巴菲特的土壤。

“股票市场参与率图表”提醒我们,中国股市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,但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。




相关推荐